74家沪市主板公司剧透2023年“成绩单” 超七成公司预喜 制造业表现最亮眼

小微 2024月01月19日 阅读数 51450

  A股上市公司密集预告2023年“成绩单”,“喜色”的主基调折射出沪市公司运行整体稳中向好、韧性十足的态势。据上海证券报统计,截至2024年1月18日19时,沪市主板已有74家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52家业绩预增或扭亏为盈,预喜占比超七成。

74家沪市主板公司剧透2023年“成绩单” 超七成公司预喜 制造业表现最亮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的业绩预喜家数最多,达32家;随着“烟火气”加速回归,消费领域沪市公司同样“回暖迎春”、欣欣向荣。从“绩优生”的分布来看,龙头公司发挥“领跑”作用,带动产业链经营向好。

74家沪市主板公司剧透2023年“成绩单” 超七成公司预喜 制造业表现最亮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贵州茅台为例,公司2023年预计营收将达到1495亿元、归母净利润将达到735亿元,营收和净利润较上年增幅均超过17%,收入增速超过全年目标。

  制造业喜报频出

  沪市主板制造业公司稳扎稳打,交出最亮眼“集体答卷”,其中尤以汽车产业链跑在最前。

  客车行业龙头宇通客车披露,2023年受境外市场需求恢复、境内旅游出行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客车销量比上年大幅增加20.93%,预计净利润将大幅增长85%至150%,扣非后净利润的增幅预计达到340%至500%。

  又如,汽车零部件企业拓普集团在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提升运营能力的背景下,公司预计2023年的净利润将达到20.5亿元至22.5亿元,增长20.58%至32.34%。

  玲珑轮胎同样受益于国内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叠加原材料和运费回落,2023年预计将增加10.58亿元至13.18亿元的净利润,比上年增幅达到362%至451%,扣非后净利润的增幅更是预计超过620%。

  在上游原材料领域方面,涤纶材料龙头新凤鸣受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行业供需边际改善等因素影响,业绩同比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0.3亿元至11.3亿元。

  株冶集团则受益于报告期内完成对水口山有限、湖南株冶有色股权的收购,公司增产和销售规模显著提高,预计净利润将达到6亿元至7.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增幅将超过542%。

  消费领域加快复苏

  消费领域“春江水暖”,批发零售业龙头小商品城的业绩预告已有反映。公司公告称,2023年市场景气度显著回升,外贸进出口呈现繁荣景象,公司主业收入保持大幅增长,线上平台功能持续迭代。受多重积极因素影响,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至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至149%。

  重庆百货作为地方零售百货企业的代表,2023年积极加快场店调改升级,推动商文旅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至13.7亿元,增长41.5%至55.09%。

  不少服饰纺织行业也在通过自身变革,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如主营服饰制造销售的锦泓集团抓住消费复苏良机,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99%至330%。

  另外,食品饮料行业中,除贵州茅台外还有多家沪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如古越龙山在主业提升基础上,因收到拆迁补偿、股权转让款等因素影响,归母净利润将增加94.27%至105.57%。

  莲花健康也以“品牌复兴”为指引,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速将达到159.92%至224.91%。

  多行业龙头业绩“领跑”

  梳理沪市主板目前已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告可见,龙头公司多发挥“带头作用”,在经营业绩上亦担纲“领头雁”。

  2023年,随着经济活动的企稳回升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不少电力企业业绩反弹。以国投电力为例,公司在收入增加和成本控制等因素叠加影响下,预计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57.23亿元至68.60亿元,与上年追溯调整后的数据相比增加40.35%至68.24%。申能股份也受类似因素影响,其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增幅将达到200%至230%。

  随着航空市场需求恢复,白云机场亦实现了客货吞吐量的大幅提高。公司公告显示,2023年实现飞机起降架次45.6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317.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3.1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71.06%、141.95%、7.78%。公司也将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净利润预计达到4.38亿元至5.36亿元。

  采矿业中,金石资源公告称,随着新项目投产和资产荧石产品销售量价齐升的影响,预计2023年将增加归母净利润1.11亿元至1.56亿元,增加50%至70%。永泰能源克服煤价下行压力,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3亿元至23.3亿元,同比增幅为16.79%至22.02%(重述后数据)。

(责任编辑:王晨曦)

推荐阅读:

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不准确 百川畅银及相关责任人收河南证监局警示函

上市公司借互动平台违规信披迎强监管 业界建议完善自愿性信披制度

富滇银行保山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被罚60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