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资巨头宣布:3.5亿元增资旗下基金公司

小微 2025月04月01日 阅读数 63489

> > 正文

又有外资巨头宣布:3.5亿元增资旗下基金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又有外资巨头宣布:3.5亿元增资旗下基金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1 12:11:19

◎3月底,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9.5亿元,增幅约58%。这是该公司成为外资独资公募以来的第二次增资。

◎今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密集宣布增资。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增资是应对竞争、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对外资机构而言,增资则是其长期布局中国市场的战略举措。

每经记者|李蕾    每经编辑|赵云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期公募行业增资不断,又有外商独资公募获得股东大手笔增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底,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9.5亿元,增幅约5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近期也进行了注册资本扩充,仅3月份就有恒越基金、国新国证基金、联博基金、弘毅远方基金、苏新基金等公募相继公告增资,其中不仅有外资基金公司,国有资本也是频频出手。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不仅反映了股东方对于这些基金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也体现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好。

摩根士丹利基金,大手笔增资3.5亿元

近日,公募行业屡屡传出基金管理人增资的消息,这次是外商独资的摩根士丹利基金。

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3月27日,该公司全资股东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对其增资3.5亿元人民币,使得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注册资本金由此前的6亿元一举增加至9.5亿元、增幅达到58.33%。

每经记者注意到,这是摩根士丹利基金成为外资独资公募以来的第二次增资。2023年7月,该公司曾将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提升到6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140%。

官网信息显示,作为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在中国内地唯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于2008年成为摩根士丹利在华合资公司,2023年正式成为摩根士丹利全资控股的基金公司。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隶属于摩根士丹利集团,成立于1975年。截至2024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在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1.5万亿美元。

据Wind数据,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最新管理规模为244.94亿元,在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103位。旗下共有36只公募基金产品,其中股票型基金5只、混合型基金19只,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97.46亿元;债券型基金12只,管理规模147.48亿元。

工商信息显示,目前摩根士丹利基金的董事长是高杰文(Todd Coltman),周文秱为公司的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公司其他主要人员还包括蒋松涛(董事)、黄敏(董事)、Thaddeus Thomas Beczak(董事)和Carlos Alfonso Oyarbide Seco(董事)。

外资机构、国有资本频频出手,多家公募基金密集增资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增资消息不断,进入3月更是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密集宣布增资。

3月29日,个人系公募恒越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3亿元人民币,增资事项已完成。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官宣国新资本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的2.1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金比例为51.22%,国新国证基金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4.1亿元。。

3月18日,同样是外商独资基金的联博基金也官宣增资。公告显示,经股东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决定,其注册资本由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亿元人民币。每经记者注意到,这是联博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增资。

3月11日,弘毅远方基金公告获股东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3.5亿元增至3.8亿元。

3月10日,苏州银行审议通过对苏新基金增资1.5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从1.5亿元提升至3亿元。

2月,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增幅达到13.75%。

此外,年内还有新华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湘财基金等多家公司增资也相继落地。

对于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密集增资,有头部公募人士对记者分析称,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当前公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和次新基金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通过增资可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些小型基金公司就通过增资来缓解财务压力,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也被称为“输血”。另外,增资也可以为基金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包括扩充投研团队、丰富产品线、加强市场营销以及数字化转型等。

而外资公募频繁增资,反映了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和战略布局。例如,富达基金、贝莱德基金等外资机构多次增资,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公募基金公司频繁增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增资是应对竞争、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长期来看,还需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增资则是其长期布局中国市场的战略举措。”该人士总结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推荐阅读:

一鸣食品释疑“净利润及毛利率为何不及四年前”

宣布拟200亿元投建新项目后股价大跌 新凤鸣回应称市场“过度反应”

富滇银行保山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被罚60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