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启航!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将成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两大千亿市值的船舶上市公司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中国巨轮”或将启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公告。公告称,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工,601989.SH)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告称,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此外,因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中国船舶自2024年9月3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告还指出,9月2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其中,本次交易的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等安排将由双方沟通、论证、协商后,在正式签署的交易协议中进行约定。双方应积极给予另一方以必要的配合,全力推进本次合并,并完成正式交易协议的签署。本协议仅为双方的初步意向协议,双方在本次吸收合并中的具体权利义务以及各项安排以双方最终签署的正式交易协议为准。本次交易的前提是双方正式签署的交易协议依据双方的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程序审议通过,以及取得相关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双方协商一致可终止/解除本协议。
2019年10月25日,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船舶总装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军民船业务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分属原两大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承担。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经过多年发展深耕,均形成了涵盖船舶制造、船舶维修、机电设备等船舶总装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面向海洋安全、深海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等战略任务需要,持续推出全球领先的军民用产品。
具体来看此前的财报介绍,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于1998年5月上市,整合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修船、机电设备、海洋工程等业务,旗下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以及中船澄西。中国重工为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于2009年12月上市,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重工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重工旗下拥有包括大连重工、武船重工、青岛北海造船等现代化大型造船厂,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板块。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本次重组将解决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整合融合科研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推进各成员单位专业化体系化协调化发展,实现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公告也提及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等。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中国船舶财报曾多次提及,为消除和避免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同业竞争,中国船舶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承诺,公司将按照相关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则允许的前提下,于本承诺函出具之日起五年内,本着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和维护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转让、资产划转/出售、业务合并、业务调整或其他合法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及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当日晚间,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船舶方面了解到,本次重组将整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促进造修船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及下属企业深化改革,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建成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成为全球船舶行业的领军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球造船行业已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上轮上行周期中国造船厂开始参与并得到扩张,十余年低迷期期间,全球船厂加速整合,造船市场开始往头部集中,在本轮周期中,中国船厂接单能力较上一轮上行周期明显强劲。
在近期披露的半年报中,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均表示,船海产业手持订单结构向中高端和批量化方向升级,绿色和中高端船型占比明显提升,经营业绩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09艘、855.77万载重吨、684.25亿元,吨位数同比增长38.21%;修船业务承接190艘/11.74亿元;应用产业承接合同金额11.79亿元。上半年,中国重工共承接民船订单68艘、1167.1万载重吨、4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8%、230.6%、130.2%。
本轮船舶行业复苏背景下,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业绩也均实现大幅增长。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360.17亿元,同比增长17.99%,其中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44.46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母净利润达14.12亿元,同比增长155.31%。中国重工上半年实现营收221.02亿元,同比增长31.05%;实现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77.13%。
据大智慧VIP,截至9月2日收盘,中国船舶报收34.9元,跌9.04%,市值1561亿元。中国重工报收4.98元/股,跌6.39%,市值1136亿元。
(责任编辑:王晨曦)推荐阅读:
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将离任?公司管理规模仅80亿元,多只偏股基金回撤较大